书架
父亲,您好!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父亲的心愿31(1 / 1)

接下来几年,父亲在矿区顺利当上一名工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成为一名工人,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在老家把工人叫公家人,当上工人后,就有了吃国家供应商品粮的特殊身份,几乎吃穿用度都由单位计划发放。

父亲时常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和奶奶孤儿寡母困苦无依的场景,对比如今他的衣食无忧,还月月发工资的安稳生活,他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父亲是一懂得珍惜和知足的一个人,他就在单位拼命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后来单位为照顾父亲能安心工作,还特批允许父亲带家属,母亲也就首先来到山西。国家给政策,母亲可以落户到离父亲单位很近的村子,在村里还可以分到粮食和土地。父亲每天下班后,回到村里跟母亲团聚。

如今回忆起来那段美好时光,母亲还眼睛里闪着光,看来她对那段日子是十分满意的。父亲在单位工作,母亲在村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虽然各自忙碌辛苦,但彼此感到充实幸福,夫唱妇随的小日子过得滋润甜蜜。

谁知好景不长,一件事情的出现,让父亲左右为难,他最后还是依然决然,辞掉单位的工作,带着母亲回到老家,开始他的农民生活。

母亲后来回忆时常说,父亲他就是那爱吃苦的命,他要是再坚持几年,熬到退休,就可领到一笔不菲的退休金,如果是那样的话,父亲后半辈子就不用出那么多苦力,他也能多活几年,多享受一下如今的幸福生活。

母亲的言语里有几分后悔,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还有万不得已的惋惜之情。

我奶奶一生是一个刚强的人,她年轻时候就守寡,千辛万苦把一双儿女拉扯大,如今也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龄。但她就是不愿离开老家的村子,父亲三番五次回去请她也到山西生活,但都被她婉言拒绝。

姑姑出嫁后,知道家里没人,怕母亲孤独,特地安排她到家居住。开始奶奶在亲家邀请,女儿要求的情况下,实在抹不开面子,就勉强到姑姑家住,但没住多久,她就是不习惯,非得回老家住。姑姑拗不过她,也直的让步,放奶奶回家。

奶奶的事情也始终是父亲心里的一块儿心病。为此他也常跟母亲商量,如何安排好老娘的晚年生活,他是煞费苦心,一直也找不到什么好办法。

母亲这时也不便开口,她知道父亲小时候的经历,无论怎样也得让婆婆晚年幸福,让她过上几天好日子。明明婆婆不愿背井离乡来山西生活,那也只有回去了。父亲这样问母亲,也说明父亲也是想了很多的,他也是在犹豫不定是,希望得到母亲的支持。

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有得必有失,为了奶奶,父亲也是必须做出让步,事实证明,父亲是对的,母亲也是真心的支持他的。

奶奶的一场病彻底坚定了父亲辞掉铁饭碗,重新回到村里做农民的决心。父亲做到了,他从不后悔,为了能对母亲孝顺,不识字的父亲,他宁愿牺牲自己的这么多年打拼的一切,只要为了奶奶好,父亲做到了,他是儿孙们永远的榜样。

就这样父亲不顾一切,带着母亲,匆匆回到村里。他要尽心尽力伺候好奶奶,让奶奶晚年过上幸福生活。

父亲的突然归来,也给村里人造成了不小的震惊。

这几年村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村组建新村子时,各家各户都新规划了宅基地,那时父亲还在山西当工人,母亲也不在家,姑姑也出嫁了,奶奶还在我们老家的后山的窑洞里住,她也不愿来新村生活的。就这样阴错阳差,我家在新村里没有宅基地。父亲回来后,村里为了照顾他,先安排他住在一家李姓的院子里,村干部答应会给我家分配一处新宅基地。

不想就是这件事情,在我们柳家村闹出了不小的风波,父亲那么好的一个人,却受到一户人家无端的欺负,他们还想赶走父亲这个曾经的公家人,惹的全村人都出来打抱不平,父亲还是依靠他宽容大度的为人,又一次在小山村里出了名。

后来事情闹到乡里,还惊动了派出所,他们要抓那一户不讲理的李家人。还是父亲出头,柳支书他们从中周旋,才得以平息。

父亲在村里还是要堂堂正正的做人,他从不想和任何人结仇积怨,自然也不想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李家人结怨,是他的善良和大度又一次取胜,李家人从此在村子里也开始讲理,再也没有出现欺压乡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