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幕后推手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211章 海权论211(2 / 2)

与之相反,欧洲联军的准备则要充分的多,在保罗四世的号召下,以及贸易路线重新被奥斯曼帝国掌控的威胁下,欧洲各国将领彼此之前虽然也有不少矛盾,却能勉强拧成一股绳。

他们利用这十多年时间打造了全新的战舰,训练了一大批堪称精锐的水手、船长和炮手,再加上那些纵横七海的海盗,欧洲联军在实力上已经胜过了奥斯曼帝国。

所以两军刚一接战,欧洲联军便占据了上风,欧洲联军的卡拉维尔帆船,以其灵活快速和搭载的巨大杀伤武器如侧舷的巨大火炮和近距离内投掷的火药桶,给奥斯曼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经过几轮碰撞,欧洲联军夺回了意大利以西几乎全部被奥斯曼帝国占据的岛屿,阿尔及尔的哈桑帕夏也被赶回港口之中,不敢轻易外出。

然后战场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欧洲联军需要补充补给,奥斯曼帝国海军也暂时退回港口休整,苏莱曼一世对海上的失败非常不满,他一边为海军提供补充,一边准备发动陆战,试图在陆地上挽回奥斯曼帝国的颜面。

欧洲联军对此早有准备,他们在和奥斯曼帝国接壤的地方布置了重兵,重新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准备先利用防守来消耗奥斯曼帝国的有生力量,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反击。

大明及其封国则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向双方出售武器、粮食等急需物品,希望他们打的更激烈一些,鉴于此前奥斯曼帝国长期处于不利的局势,所以卖给他们的物资还要更多一些。

位于满剌加的船厂甚至还专门为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打造了新的战舰,这些战舰都是按照奥斯曼帝国的图样进行制造的,完全附和他们的喜好。

现在这些战舰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将来会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送到塞得港奥斯曼海军将领手中,同时船上还装备有奥斯曼帝国惯用的火炮,他们拿到船马上就能形成战斗力。

而两位大明军事观察员也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时间,戚继光和俞大猷因此得以在位于战场中间的一座海滨小城见面,互相交流心得。

“奥斯曼士气低沉、战舰武备落后,兵力也不如欧洲联军多,此战怕是胜少负多啊!”俞大猷年长一些,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然也,除非欧洲各国出现内乱,不然这一仗奥斯曼输定了!”戚继光也表示了赞同,欧洲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准备,这一仗能赢也在情理之中。

俩人又聊了一会儿战场上的细节,从战争双方的战略战术,再到船只武器的优劣,谈的非常尽兴;尽管欧洲联军和奥斯曼的战船武器都远不如大明,但这场规模浩大的海战还是给了他们不少启发。

俞大猷兴致勃勃地说着若是他率领大明舰队和欧洲或者奥斯曼作战,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策略。

而戚继光的关注点则完全不同,他更多的则是从大战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海权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