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幕后推手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格物致知136(1 / 2)

要是换成其他皇帝,可能就得想一想,在殿试上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会有什么影响,朱厚照就不一样了,因为杨廷和等人的缘故,他对那些腐儒可谓是厌恶到了极点。

反观王守仁,不仅能干,给他说的也都是实打实的实话,没有那些云里雾里的玩意儿,他巴不得朝堂上都是王守仁这样的大臣,杨廷和有多远滚多远。

所以他马上赞成了这一意见,“好!就这么办!到时候殿试的考官也得好好选!务必要把合朕心意的卷子送到朕手里!”

殿试几百份卷子,皇帝不可能每份都看,所以一般都是阅卷官选出十份最好的卷子交给皇帝,让皇帝来给这些卷子排名次,选出最终的状元、榜眼、探花等等,除非皇帝对这些卷子都不满意,才会从剩下的卷子里搜检。

而且在殿试上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把影响控制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因为自从宋代的张元、吴昊之后,殿试一般不黜落士子,只要能进殿考试,只要不是犯了天大的错,基本都能中进士。

如果在会试上出这种题目,必然会有一大堆士子被黜落,他们一旦闹起来就麻烦了;殿试只决名次,而且只看前十名的卷子,那影响就要小得多。

等消息传开之后,读书人就会想,这次是殿试,下次会不会换成会试?他们也不得不拿起王守仁的著作来认真研读,等下次会试再行修改,他们的抵触就会小得多。

朱厚照命人找来王守仁的著作,开始认真翻找为殿试出题做准备,而王守仁暂且不知道这些,他得了朱厚照的许可,立刻召集人手为此次科举增设其他科目而做准备。

首先是出题范围,明法科好办,考大明律就行了;明算的话,唐朝考的是《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等十部算学经典里的内容;格致水利更是没有前科,连参考的例子都没有。

最后找来找去,王守仁等阁臣一致决定,选用吴敬在杭州珠算学院时为教导弟子所撰写的《算学概要》为基础,然后仿效唐宋,用日常政务涉及的应用题来进行测试。

判卷也参考杭州珠算学院的法子,用百分制来打分,每道题赋予不同的分值,得分高的排名靠前,得分低的靠后,根据名额划定录取线。

水利格致则选用了福州船政艺圃和南京格致学院的教材,这两所学校代表了大明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教材也最科学合理。

确定好后立刻传诏各省,列出参考书目供士子备考,然后先在本省考一轮,合格后进京考第二轮,由于明算等学科停考的时间太久了,想跟科举一样分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肯定不可能,所以刚开始顶多分成两级考试,等将来参加考试的人多了,再考虑从府里再刷一轮。

王守仁在诏书里特别注明,杂科士子并不影响会试录取名额,他们的晋升路线也多为技术官僚,和进士出身的官员路线截然不同。

如此那些传统士子的抵触心理便少了几分,但是这些杂科士子进入官场,肯定不会安于现状,等他们的人数到达一定程度,又立下功勋的话,说不得也会想办法冲击更高的职位。

宋朝的薛向就不是进士出身,不也凭着自己在物资输送等领域做出的成绩当上了三司使么?这可是能晋升宰执的职位,大明难道就不能多出几个薛向? 许长生都规划好了,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就会提出,六部九卿等衙门,必须要有一个精通本部门事物的副职,比如工部左右侍郎必须有一个通晓水利营造的,户部侍郎也得有一个精通算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