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执手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冰点67(1 / 2)

  随口回了句“没有”,俞锐将袋子系好塞进桌面下方的矮柜里,问他:“找我有事?”

  侯亮亮将病历夹递上去,俞锐看两眼,一笔签完递回给他。

  临出门前,侯亮亮提醒道:“对了俞哥,放哥让我告诉你,今天是COT103的项目启动会,十点钟开始,在行政三楼大会议室,你别忘了。”

  桌面上摆着台历,今天的日期被特殊批注过了,俞锐自然不会忘。

  他视线轻瞥过去,应下一声:“知道了。”

  项目启动会是临床试验项目实施前的必经程序。除研究组成员外,院方核心管理层,申办方药企负责人,甚至药监局代表都得出席。

  COT103项目已经进展到临床Ⅲ期,可以普遍适用于大部分恶性脑胶质瘤患者。

  不过,由于前两期的临床试验国内并未同步参与,治疗效果对于国内病患而言到底如何,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为了获取最准确的治疗数据,且制定出适合国内患者的剂量方案,顾翌安和申办方最早就根据国内地域和人群特点,同步在西南、东北、南方以及北方好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组建了Ⅲ期试验点。

  事实上,八院的进度是遥遥落后的,其他几个试验点都已经基本完成受试者筛选,这边才刚把研究组搭建起来。

  因此,这段时间研究组的大会小会不断,顾翌安作为项目PI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远程处理外省几个试验点反馈过来的问题,还得追赶八院这边落后别人的工作。

  启动会只是序章,作为脑瘤组的负责人,俞锐紧接着就得配合肿瘤内科,迅速从上万名恶性脑瘤患者中筛选出合格的受试者。

  临床Ⅲ期项目对受试者数量需求更高,且入组标准严格。

  从年龄到性别,从病灶特点、病理特征再到影像报告,包括预计生存期以及个人意愿,所有病患都得经过研究组成员逐一讨论通过才能最终入组。

  前前后后忙碌了两周,这项工作才算是基本完成。

  最后一场讨论会后,俞锐先是坐在会议室里没走,等其他人都散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顾翌安和曹俊,他才带上自己早早准备好的文件,缓缓起身过去。

  “翌哥,曹教授,”俞锐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病历资料,“我想问一下,这位病人有没有机会加入COT103项目。”

  顾翌安没接,他左右两边摞着一堆病历资料,手上还翻着厚厚地一本,视线都没抬起来过:“刚开会的时候,为什么不拿出来讨论?”

  俞锐嘴巴动了动,一时没说话。

  哪怕最近他俩每天都在一起开会工作,但俩人之间的相处可以说是陡转直下,关系几乎降到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