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229章 229收税是头等大事229(2 / 2)

马皇后又赶紧往别处扯,免得被他给堪破什么。

特别是京县,你必须得早早完成才行。

朱元璋也并没有把这些官田都赐下去。

虽说朱元璋定下的拾一之税,但目前而言并没有按照这个税率收税,而是某些地方重税。

“回头,你在与王布犁说一说,宦官是天子的奴仆,轻易废不得,叫他再想想,朕总觉得他有更好的法子,只不过不想说。”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料主要是黄豆、黑豆,都是用来供应官府和军队饲养牲畜和战马的。

王布犁叫人把天子的布告立即印刷出来,派人传遍江宁县各个乡村。

因为他想的在野,也没有王布犁说的这个法子野!

不用了,天底下没有宦官,那就不会有宦官弄权了。

太监的存在在皇宫也是“大牲口”,又能避免除皇帝外,其余男人霍乱后宫的产物。

果然,公主府空的粮仓都是能用的上,为皇家服务的工匠们可太懂了。

草主要是稻草。

“驸马爷,您就瞧好吧,咱绝不敢坏了驸马爷的名头,要不然咱在新房里住的也不踏实。”

看来这两年户部收的粮食足够多,已经把重点放在了麻布上面,用来制作军服。

所以连王布犁的小黑子都是吃的官家草料,用不着自己另外出钱供养马匹。

马皇后示意他们两个去花园溜达溜达,不必在这陪着她。

朱棣二征瓦剌的时候,调动了超过二十万民夫,三十万头驴,运了接近四十万石粮食前往塞外,支撑战争。

洪武永乐两朝,大明同蒙古人之间半个世纪的战争,便经常从这里拿粮食调到边军。

如此一来,便是大明田赋制度败坏的加速剂。

至于朱元璋竟然认同等价收宝钞这件事,还王布犁心中蛮意外的。

那些时间,都是给距离南京远的省府留的时间。

“你爹过生日,你大哥要我一进宫同你一起给他拜寿,所以伱给你爹准备什么贺礼了吗?”

因为老朱规定,百姓逃到他方,只要你在当地开荒耕垦成熟,那这块地就是你的,到官府做好登记即可。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去西北边境种地,好,你开垦出来的土地,大明朝永远不收你的赋税。

付家乐脸上带着笑意,一帮工匠同样带着笑意。

否则谁又被揪出去,当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在古代,百姓想要力气大的牲口听话,老实干活,几乎都是给牲口阉割喽。

王布犁又去田地里瞥了一下乡民的收成,大抵是没差的。

王布犁稍微思索了一会:

“岳母,要不我送你一套闲暇时的玩具,可以锻炼智力,也可以打发时间,还能同其余姐妹一起玩,增进友谊,有助于舒缓身心,这样脑瓜子得到锻炼,就不容易忘事。”

女儿终究是要长大了,她也相信王布犁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

“不会不会。”工匠付家乐连忙保证:

这种益智类游戏,大江南北都喜欢。

“父皇生日,都是白天要接受臣子的祝贺,晚上才会有家宴,大家一起吃一顿。”

“驸马爷,您掌掌眼。”

没有功名的庶民地主,为了逃避田赋,往往将土地寄予贵族缙绅名下,从而造成田籍的混乱。

父子俩又陷入了沉默。

于是王布犁溜溜达达的拿着腰牌请求见马皇后。

“标儿,他可是有办法?”

朱明秀颇有些财迷似的:“我问过几个嫂嫂了,王府要养着许多人,还要花很多钱。

尤其是看着马皇后这岁数的状态,可是与民间百姓妇人这岁数的状态相比较,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能流传民间,总归是好的。

对于地少的贫民没有规定起征点,另外又给达官显贵们田赋优免权。

总之朱皇帝现在是个好皇帝了。

“那敢情好啊!”

“除非是那种上好的煤连绵不断的烧,能把这炉子给烧软喽。”

但是海运想要不遇到风暴,那不得选时间吗?

只能水路都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哎。”

“岳母最近的气色,看起来很好啊。”

王布犁轻微颔首,大明也用不着什么上好的煤,他索性站起身来:

“告诉兄弟们加紧干,技术要过得去,咱是计件给分红的,若是后期出现了问题,可是要追责的。”

这个时候便是地多人少,谁有本事能开荒,谁占的田地就多,原始股就高。

尤其是南京周遭,老朱盖了大批粮仓用来存粮。

王布犁拍了拍沾了灰尘的手:“待到不忙的时候,我会去国子监找人来这里给大家的孩子教书的,这暖炉子正好用的上。”

王布犁带着布告出城前去宣布,这也是典史的分内之事。

上元县不仅有民田,还有不少的官田。

对于京杭大运河的事,王布犁并不清楚还需查一查。

朱标表示记在心里了,待到合适的机会再说吧。

毕竟自己这個女婿还是挺能抽丝剥茧,从中破案的。

这下子家里的粮食多了,还能把“降价”的宝钞当做赋税交给官府,怎么想他们都是占了皇帝的大便宜啊!

如今这群人听着王布犁念着皇帝的布告,说是不感激那是假的。

毕竟这些田都是上好的田地,全都是入国库的。

毕竟老朱已经准备好要去干吐蕃残部了,人吃的粮食充足,战马吃的也不能少。

“我?”

宦官群体说白了,就是给帝王服务的。

“好。”

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是必须要交的。

这些几乎都是元朝皇帝赐给内附的维吾尔上层人物、府衙、驿站等等前朝的熟田,全都归了大明所有。

不过让众人放心的是,王布犁他只是个典史,而且陛下也觉得他年轻,并没有把他往上提的想法。

“好好好。”

毕竟夏粮没收,秋粮又让他们占了大便宜。

大家都很庆幸,今天王布犁进宫来没有去六部当中。

“爹,若是不用宦官了,宫中多用年老侍女如何?”

“去你家。”

重八这些日子面向,明显都愁的瘦削了。

王布犁开口第一句先哄一下丈母娘。

大唐的昆仑奴之所以没有在中原繁衍下来,除了往来商人想要卡脖子(每年都可以卖新的奴隶),全都给阉割喽,以绝后患。

勤劳的百姓冒着雨都在田里排水,免得家里没了收成。

王布犁听着百姓们对朱元璋的歌功颂德声音,其实蛮单调的,因为他们也想不出太多的词来。

“布犁啊,就是年岁大了,我有时候记不住事,我就觉得兴许是以前用脑用多了,到老了就糊涂,我主要是担心重八,他劳累的很。”

当然你是比不过老朱大手一挥赐给勋贵们的土地拥有数。

“咱记得正德身边的八虎,都是自幼伺候的宦官,不应该从小就给皇子配备宦官伺候,免得用顺手了,等他们当了皇帝,那些侍奉的太监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

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大明后期都收不到赋税。

但宦官是皇权的延申,总得需要一些宦官代替皇帝去办事的。

干不好就要受到牵连。

今年的夏粮在江宁县已经被免了,百姓们顺便还被朱元璋给发了宝钞作为赏赐,但是秋粮的收缴不能超过明年的二月。

“嗯?”

王布犁觉得去自己家更好,就是运输还得费点心思,多用冰块之类的。

毕竟稍微漏一点,就能够解决凡人的大部分烦恼。

王郎所言的生日蛋糕既然是秘方,将来也可以在民间售卖,咱们家的进项就多了一个。”

京师皇室、官僚、士卒消费的粮食,绝大部分来自南直隶各府并浙江、江西、湖广等地,为了避免农民送粮皆是耗费在路上,全都走水路。

除非皇帝没这个需求了,那宦官群体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王布犁只是瞧了瞧,这玩意其实没什么难度,要是有机器拿就是冲压件。

王布犁连连应声,这种事他不清楚。

“对对对。”

王布犁当即站起身来,带着朱明秀走了。

朱元璋其实谁都不愿意相信,奈何世上就男人与女人,你难不成谁都不用?

田间地头的百姓们也喜笑颜开的。

毕竟,这里是免税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