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综] 原来我是男神经2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第 127 章(2 / 2)

  便是玉米、红薯以及土豆三种高产农作物。

  怎么来的,不必详细说, 只一句话:空间拿出来的。

  苏清之并没有搞神迹, 说是天赐一物,而是含糊表示是出海前往外邦做生意的海商献上的。

  而出于对唯一儿子的信任, 赵祯放手让苏清之去做,并没有过问。只是汴京一带以及皇庄种植,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苏清之拿出的种粮不多。不适合全国范围内推广。

  苏清之就干脆选择在汴京一带以及皇庄育种, 等种粮多了, 再进行推广。另外,苏清之那儿还有水稻种优化的产物:杂交水稻,以及各种蔬菜种子。

  苏清之拿出来之前,扒拉了一遍空间,发现连木薯种子都有。更别说青稞、栗米等五谷杂粮了。

  甚至连更适合北方种植的优化小麦种子, 也有好几吨。

  同样不适合立马拿出来,少量比如说几百斤可以拿出来,可是几吨......怎么拿出来?所以呢,苏清之很有耐心,决定先种植玉米、红薯、土豆三种高产作物, 等玉米、红薯、土豆三种高产作物,在大宋境内推广后, 再说改良五谷杂粮以及蔬菜种子的事儿。

  这些章程,苏清之都是记在心中,因此春耕事宜结束后,苏清之有条不絮的将大半精力,都放在司农司上。

  宋朝沿袭唐制,三省六部,其中户部管理财政和农政。至于司农司属农政,主要负责一年四季耕种。

  财政部门负责收税,大宋的话,商业税为百分之五,农业税为百分之三。在苏清之看来,农业税相对合理,但是商业税完全可以调控到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十的比例。

  去年税收,商业税和农业税的比例,大概是7比3。差距相当大,所以呢,必须加重商业税,再降低农业税。

  只要农业税低了,商业税提高,定然会有百姓转而回去继续种庄稼。于是乎,阳春三月的时候,苏清之就在朝廷之上提出提高商业税,降低农业税的话题。

  不出意外,百官们大多数都保持反对的态度。吵吵嚷嚷,就一个意思,身为大宋的继承人,不可与民争利。

  苏清之哂笑。

  “士农工商,孤何时跟百姓争利了?”苏清之反问:“商人日进斗金,如何进的,不过东货西卖,而货物怎么来的,不从百姓手中获得,难道能凭空从天上掉下来?”

  苏清之的询问,说老实话有点儿刻薄。且句句犀利,反正问得强调‘官家不可与民争利’的官员哑口无言。

  “百姓兴,国家兴,百姓苦国家苦,孤既然身为太子,当学习父皇,体恤臣下怜悯百姓。去年财政共收入5000万贯,其中商业税3900万贯,农业税则仅仅收入1100万贯。”

  而这900万贯的农业税收,是包括人头税在内。至于其他税收,入城税,房产税,以及人牙子买卖等税收,都算在上商业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