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四合院:开局52,悟性逆天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计算机工程师,103机139(1 / 2)

"太好了!

"陈平安两眼放光,

"有了罗教授您坐镇,咱们用不了多久,就能造出属于自已的计算机!到时候,咱们的科研水平,就更上一层楼了!

"

赵部长在一旁听得直点头?

乐呵呵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你们俩可都是咱们单位的骄傲!一个发明创造无数,一个留学归来,简直是最强组合!

有你们在,我还愁什么科研任务完不成?来来来,咱们去我办公室坐坐,好好聊一聊!

"

说着,他就亲热地挽住两人,大步朝办公楼走去?

一路上,赵部长滔滔不绝地向罗教授介绍陈平安,说他如何天赋异禀,屡建奇功,成了军工战线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又向陈平安夸赞罗教授,说人家在国外多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简直就是计算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吹捧,把彼此捧到了天上?

陈平安和罗教授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笑开了花?

进了办公室,赵部长吩咐秘书沏茶,招呼两人坐下?

一番寒暄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计算机上?

罗教授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在国外的见闻,说那边的科学家是如何殚精竭虑地研究着这项划时代的发明,大有在电子科技领域一统天下之势?

陈平安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马飞到哈佛麻省去?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他虽然依靠金手指搞出了不少黑科技,但在计算机领域,却是两眼一抹黑?

别说编程语言了,就连最基础的晶体管和芯片,都只是一知半解?

毕竟国内这方面的资料太贫乏,想要触发金手指都无从谈起?

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一位计算机专家,陈平安岂能错过?连忙追问罗教授计算机的种种原理,恨不得把这几十年落下的知识,全都补回来!

罗教授也是干劲十足,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只听他娓娓道来,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追溯到了19世纪的英国数学家巴比奇,就已经提出了可编程计算机的设想?

只可惜受限于当时的工业水平,始终无法实现?

直到1946年,漂亮国科学家们才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由此拉开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eniac采用了上万只电子管,占地18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50千瓦?

虽然庞大笨重,编程繁琐,但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5000次,在当时不亚于一个奇迹!

此后,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真空管被晶体管取代,体积大幅缩小,运算速度成倍提升?

瞧着陈平安听得津津有味,罗教授也是兴致高昂?

索性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掏出一摞厚厚的资料,都是他在国外搜集的计算机论文?

陈平安如获至宝,连连道谢?

拿到这些资料,他就可以尽情地触发金手指,解锁一代接着一代的计算机技术,直到研制出最新款的大型机!

赵部长在一旁,看着两位科学家谈笑风生,切磋技艺,也是喜笑颜开?

他知道有这两位尖兵在,新炎国在计算机领域,很快就能实现弯道超车,领先世界!

聊到兴致高昂处,罗教授忽然话锋一转,提到他此行的终极目标——103机工程?

原来,新炎国政府已经决定,要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国产第一台通用计算机,代号就叫103?

这是一项举国工程,凝聚了所有人的心血和期望?

罗教授作为总设计师,自然责无旁贷?

"要知道,现在国外的通用机,都已经进入了晶体管时代?

"罗教授推了推眼镜,

"咱们这103,自然也要采用最新的器件和架构?不能再用那老掉牙的电子管喽!

"

"就是就是!

"陈平安使劲点头如捣蒜,

"依我看,103的主要矛盾,就在于存储器问题?

"

"一般电子管机,都采用磁鼓内存,容量太小,速度又慢,跟不上主机的节奏?咱们103,起码得用磁心存储器,兼顾容量和速度!

"

"不错!这货启发我了!

"罗教授一拍大腿,

"咱再进一步,索性采用磁芯阵列,存储容量翻两番不成问题!运算速度嘛,保准让那帮老外干瞪眼!

"

"高!实在是高!

"陈平安佩服得五体投地,暗暗给罗教授竖起大拇指?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切磋讨论,直聊到天色渐晚,这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回到家中,陈平安迫不及待地翻开罗教授的资料,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很快,他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仿佛跨越时空隧道,他的思绪来到一台台古老的计算机跟前?

【叮!触发技能:计算机工程师!获得基础计算机技术!】

系统的提示音骤然在耳畔响起,陈平安顿时热血沸腾?

脑海中,海量的信息潮水般涌入?

程序框图,逻辑门电路,运算器,控制器,一个个陌生的名词渐次清晰?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的?

它们体积庞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编程繁琐,但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突破?

eniac,由17468只电子管组成,加减运算速度高达每秒5000次,存储容量20个数,在二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

"计算机之母

"?

约翰的edsac,用水银延迟线做主存,指令字长达18位,率先实现了存储程序和顺序执行?

毛熊的besm-1,运算速度高达每秒1万次,用磁鼓存储器代替了笨重的磁带,推动了毛熊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这些可都是划时代的杰作啊! 当年多少科学家挑灯夜战,呕心沥血,才造就了这些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