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半神之殇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221章 太华寺221(2 / 2)

朱允炆并没有直接去沐王府,而是进了沐家的家庙太华寺,对寺院的方丈说“与沐将军有旧”。

黔国公沐晟“至寺密语多时”,“既不挟之以开衅,亦不卖之以邀宠”,“慎密庇佑,以全其生”。

太华寺依山傍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巍然耸立。

寺庙周围峰峦起伏,溪水潺潺,木林苍翠,秀竹牵衣。

太华寺原来叫佛严寺,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梁王甘麻刺所建。

云南禅宗开山第一祖玄鉴常在此讲经说法,太华寺因此被沐英奉为家庙。

藏宝图的终点就是太华寺,但张哲翰并没有贸然进寺。

朱允炆在太华寺的事谁都可以从历史记载中查到,藤原宗纲在沐王府没讨到便宜,一定会去太华寺。

廖家湾的樵夫“阿义”出现在了太华寺的寺墙外,所不同的是,现在的“阿义”带着个媳妇。

佝偻的“阿义”媳妇不能太漂亮,但不管是锅灰抹面还是粗布衣裙,还是难掩优雅的身姿。

如果同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张翰,张翰总是带着个漂亮丫鬟是众所周知的事。

樵夫和樵妇只好分头行动,在太华寺内外寻找传说中的白龙洞。

佝偻的“阿义”摇身一变,化作一个出坡归来的行者,进了太华寺。

太华寺座西面东,规模宏阔,四合五天井,走马戏角楼,亭、阁、廊、池汇成曲,都是传统的穿斗结构。

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两分出游廊,与两厢亭阁楼台相串连,建筑特色介于宫廷和园林之间。

大雄宝殿北侧是“思召堂”,是沐家的祠堂,南侧为 “映碧榭”,东面是“万顷楼”。

映碧榭中部凸出,是个伸进碧池之中的亭台。

亭榭之中端坐二人,中间摆着棋盘,焚了一炉香。

对弈之人,一个是披着棕色袈裟的中年和尚,一个是穿着青色官服的五十多岁官员。

张哲翰假装扫地,一步步靠近亭榭。

有威压,二人之中有一个是海晏境。

青袍官员是个生面孔,不是之前见过的“王之臣”和藤原宗纲。

亭榭四周都是池水,没有地方可以埋伏。

“师父可否告知在下,白龙洞在何处?”官员问道。

和尚默不作声,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在下是监察御史叶希贤,师父可知陛下是否来过太华寺?”官员也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和尚仍然不说话,又落下一子。

叶希贤?不是伴随建文帝朱允炆从紫禁城逃出来的大臣吗?

按理说应该是小春初樱在奉先殿射杀的几十个人中的一个啊。

反过来一想,如果叶希贤是天行者,就有可能不在奉先殿前等死,而是在紫禁城被攻破之前溜走。

所以,这位叶希贤是天行者基本实锤,打听“白龙洞”和“陛下”也像是在套台词。

“叶希贤”不太可能把和尚拽到池边下棋,大概率是这个和尚一直就在这里摆摊,等着天行者前来做题。

这和尚不着急,等没人的时候来慢慢破解不迟,反正也没人能破得了。

问题是这个“叶希贤”,是不是藤原宗纲的人?

如果是,为什么没有其他人跟着?如果不是,藤原宗纲为什么坐视不理?

和尚在这里摆摊设局,这么明显的剧情切口,怎么可能没埋伏?

越想越觉得蹊跷,别着急靠近,看看再说。

张哲翰继续扫地,一步步拉开和亭榭的距离。

“师父这棋怎么……”

嗖嗖嗖!

“叶希贤”第三句话还没说完,一大片飞镖向亭榭袭来。

飞镖竟然是从水里发出的。

哗哗啦啦!

池水里蹿出五六个黑衣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亭榭。

“叶希贤”袍袖一挥,卷住了所有飞镖,纵身一跃,出了亭榭,掠向张哲翰这个方向。

张哲翰往前一扑,趴在地上,捂着脑袋,假装害怕,偷眼观察。在“叶希贤”看来,这是一个吓傻了的行者。

“叶希贤”从身边掠过,黑衣人急起直追,从头上掠过,都没注意到趴在地上的行者。

领头追赶的正是“王之臣”。他不会是把“叶希贤”当作“张翰”了吧?他们知道张翰能易容,变成谁都有可能。

张翰就趴在地上,“叶希贤”当然不是张翰。

可能是匹配进来的其他什么地方的天行者,被“王之臣”钓鱼“钓”了出来,当了“张翰”的冤大头。

没看见藤原宗纲,难道是两人分别带人守在了两个地方?

棕衣和尚端坐亭榭,盯着棋盘,纹丝不动。

听着追击声渐远,张哲翰一个瞬移,坐在了和尚对面。

这下的是什么鸟棋啊,乱七八糟。

“叶希贤”最后那句话应该是:“师父这棋怎么乱下?”

黑子和白子只是落在交叉点上,没有定式,毫无章法。

既不是围棋,也不是五子棋。

什么都不是。

那么,和尚摆的不是棋局。

和尚之意不在棋。棋局只是个样子,他在等人,或等什么东西。

张哲翰略一沉思,果断取出藏宝图,拍在棋盘上。

“善哉!白龙洞在太华寺东十里的虚凝庵。”

棕衣和尚突然开口,缓缓说道。

话音刚落,一股强烈的威压迅速迫近。

海晏境,藤原宗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