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藩乱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山海关大战119(2 / 2)

“人家李太白夜泊湖口(今松滋境内),喝的就是松滋的佳酿啊。”

方光琛说的,是当年李白携族弟李晔、友人贾至秋游洞庭,溯江而上,夜泊湖口(今松滋市境内),揽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之景,畅饮当地佳酿。

并即兴写下“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

刘之复听到夜泊湖口,眼睛都直了。

“嗯!湖口还有花船能逛?俺老刘咋不知道!”

“快叫那个李太白带我去!”

听到刘之复的谬言,胡国柱直接喷笑出声来。

“老刘啊,人家李太白可是唐朝人,到现在死了几百年了,你有钱请他,还不如请我,我带你去。”

胡国柱长相貌美,体态丰满,在顺治十一年中举,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出身。其父亲胡心水,更是吴三桂当年的左营官。

也正因为是读书人,虽然久在行伍,但行事作风不像武将,更带有读书人的架子,好为人师。

当年在云南时候,滇人就戏称“滇中有三好:吴三桂好为人主、士大夫好为人奴、胡国柱好为人师”。

在士大夫想到云南从仕途,就必须得吴三桂认可,称为“西选”。

得先拜胡国柱为师,再经胡国柱履行卖身手续而成为吴家的奴仆,然后再以家奴的身份,在云南任职当官。

当时任云南府同知的刘崑(《庭闻录》作者刘健的父亲)就亲眼见过这样的一纸契约:“立卖身婚书·楚雄府知府冯某(冯甦),本籍浙江临海县人,今同母某氏卖到平西王藩下。当日得受身价银一万七千两。”后署媒人胡国柱。

见几人越扯越过分,身为众将之长的吴国贵咳了一声。

“好啦,你们几个,没大没小的,方相哪有空管你们这些破事。”

吴国贵发话了,众将的嬉闹声也慢慢低了下来。

在平西藩众将面前,吴国贵资历极深。

别的男孩是骑着竹马、挥着竹刀长大,而他是直接骑着战马,挥着战刀长大。

再加上本人又是吴氏宗亲,早年吴三桂镇守辽西时,还是个娃娃的吴国贵,就随着吴三桂征战四方。

吴国贵为人虽然倔强,但勇略过人,治军严明,对吴三桂忠心耿耿。

吴三桂麾下关宁军中的精锐部队——夷丁突骑,就是吴国贵统领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攻破北京的李自成,收到吴三桂不愿投降的消息,亲帅六万大军北上,与吴三桂麾下的五万关宁军(也有说4万)在山海关爆发决战。

明、顺两个汉人政权中,最精锐的两支汉族骑兵,在山海关前相遇。

一边是抵御东虏的帝国精锐,一边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新朝悍卒,双方士卒都带着骄傲和不屑的眼神,睥睨本应该成为同袍的对方。

战事刚以开始,双方士卒就像发疯一样,不要命的砍杀。

梳着相同的发髻,穿着相同的衣裳,披着相同的甲胄的汉族勇士们,代表各自的阵营,你一刀我一枪,刀刀见血,像一群杀红眼的野兽,撕咬着流着相同血统的同胞。

双方酣呼鏖战,杀得天昏地暗,完全超出了李自成和吴三桂的意料。

就在关宁军岌岌可危之时,吴国贵亲领前锋,带着数千夷丁突骑,硬抗李自成的骑兵精锐——三堵墙。

而吴三桂亲身前往清兵大营,向多尔衮请兵协战。

多尔衮不允,逼迫吴三桂必须得先剃发降清,清军才肯出兵。

不得已,吴三桂只能剃发降清,请来满清八旗军入关助战。

从此之后,中华沉沦,遍地腥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