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拆家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159章 次贷危机159(1 / 2)

第二天上午,林建伟和福伯一起来到贤达证券投资公司。

随后,他叮嘱高强,让高强尽快安排人手调查美利坚的各项经济数据,以及收集华尔街方方面面的信里、资料。

一个星期之后,贤达证券投资公司便把搜集到手的所有资料全部都给了林建伟。

林建伟拿到这些资料之后,花了一个礼拜对其进行分析。

随即。他发现美利坚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出了大问题。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

美利坚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美利坚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如今已带来了几个相当严重的后果:

一、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二、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利坚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利坚老百姓的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利坚的平均每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

美利坚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是流入到了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利坚的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美利坚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与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密切相关。

三、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

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利坚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

1982年,美利坚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予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

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

另外,美利坚国会还先后通过了《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美国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基本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特别是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

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Leverage)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