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幕后推手
导航
开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割裂的大明138(2 / 2)

一时间,在京城的士人中,王学竟然有压倒理学的倾向,一方面确实是王守仁当了首辅、朱厚照又对他言听计从的缘故;而另一方面,也有理学顽固守旧,许多读书人都为之不喜的原因。

要是细究这两批人的来源,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支持王学的大得多来自江南、山东、福建、两广等较为富庶的地方。

而反对王学、坚持理学的则大多来源于内陆商业发展迟缓、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有大胆的读书人将此次科举拿来和当年的南北榜案相比,认为是王守仁为首的南方人歧视北方人。

许长生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现象,用单纯的地域歧视来解释王学和理学的争论实在是太粗暴、太流于表面了,山西、陕西也属于北方,可这两个地方却有不少人支持王学,这又是什么原因?

其实很简单,这并非是地域歧视,而是经济模式的区别,江南、福建、两广以及山东运河沿线、沿海一线商业较为发达,当地人从海贸中得到了大量的好处,这些人赚了钱,自然想要更好的生活,而理学所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和他们愿景不符,那自然就要转投王学。

王学不光教导人们不应压制天性,还有很多理论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比如王学强调工商业的重要性,让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赚钱,再比如王学中许多道理可以用来指导技术革新,不少商人都从中找到了提高技术水平的法子,从而赚到更多的钱。

如此一来,他们天然对王学有好感,一边肯定他们赚钱的意义,一边将他们斥之为奸商,两相对比,只要没犯病就知道该支持哪种学问。

山西、陕西一带因为靠近草原,边境贸易同样旺盛,同时手工业、矿业也比较发达,所以那些商业兴旺的城市也对王学有好感。

反过来其他商业、手工业、矿业等发展比较落后,只靠种地为生的地方,经济结构和江南沿海截然不同,在这些地方,地主往往想方设法要把人力资源束缚在土地上,让他们不要有其他想法,好好地帮自己种地就好,而强调纲常的理学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

礼教可以充当他们压榨百姓的好帮手,而王学则会让百姓觉醒,不甘心再一辈子给他们家种地,如此一来他们控制地方的根基就动摇了,哪里还会对王学有什么好印象?

所以,如今的大明,在思想领域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割裂,商业发达的地方支持王学,落后守旧的地方支持理学!

这正好是许长生接下来打算解决的重点。